小提琴琴码该如何调整

琴码是除琴身主体以外对音质影响最大的零件了,琴码一般都用的枫木(也就是琴背板的木材)制作,并且同样要树龄老且已干透的木材。但也有特殊的,比如海菲兹1925年买到手的瓜乃利上的琴码,就不是枫木做的,他一直用到1950年(至于该琴码是何种木材,我一直找不到资料)。一般以木纹顺直、质地坚硬的为好,但也不是硬的就合适每一把琴,关键是这样的木材对声音的衰减较少。

小提琴琴码该如何调整

有人说,用面板的剩料制作音柱、用背板的剩料制作琴码最好,其实呢,面板的剩料制作音柱是可以的,但用背板的剩料制作琴码就得注意了,它们的刨面是不一样的:背板的两面花纹是一样的,而琴码一面是大花,一面是小花。

挑选的时候首先要看木材是否干透,闻一闻,不干的木料有轻微的酸味。然后根据琴的声音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琴码。我打磨过的琴码价格差幅在100倍以上,我的感觉是虽然一般来说便宜的琴码都不好,但也不能迷信昂贵的琴码,关键是看是否适合你的琴。花纹大的琴码较硬,小的稍软,抛到桌面上听声音就能分辨。一般来说,发音响亮、声音噪的琴可用稍厚、稍软的琴码;音量小、声音很纯净的琴就可用硬一些、薄一些的码(关于薄厚可以在后面打磨时决定)。

有的琴码在E弦下面镶嵌有一小块乌木,防止琴弦勒进琴码。有人认为这样会影响声音的传导,不可取,而还有人则认为它对声音的影响不值一提。

琴码与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每一个琴码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材料是否合适、高低、薄厚、打磨的不恰当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每一个买回来的琴码都是要经过打磨才能用的,所以在选择好一个琴码之后打磨是很重要的。

打磨时先选好正反面。对于一个剖面正确的琴码来说,小花向着指板,大花(这一面是平的)向着拉弦板。如果琴码的花纹不“标准”,就还要仔细观察马侧面的纹理哪一面是平的,向着拉弦班即可。有的琴码有印记,一般来说这是向着拉弦板的。一定要把向拉弦板的一面磨成和面板的夹角等于或略小于90度,另一面则大于90度,这是为了抵抗琴弦向琴头方向的拉力,避免琴码被拉弯。这一点我可不是第一次就做好了的。打磨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着急,并且不断注意磨的位置是否就是琴码应该安装的位置、角度正确与否。马脚厚了会影响发音灵敏,但也不能太薄,虽然几乎所有资料都说越薄越好。过薄就会使马的压力集中到一点上。基本应以1毫米为限。

打磨的方法是这样的:在装琴码的位置铺一块细砂纸(我一般还会在下面垫一张纸保护琴漆),捏紧琴码左右打磨,直到马脚与面板非常吻合为止。当然用砂纸很慢,熟练之后也可以先用快刀削,我还用过电动砂轮,也很满意。

小提琴琴码

琴码的高度是G弦距指板(在靠琴码方向的指板末端处弦与指板的距离。--和声注)5毫米,E弦2.5毫米,中间两根弦自然过度(D弦要稍高)。但这个尺寸只是个参考,决不能照搬。如果用的是尼龙弦的话,琴码还可以再高一些。实际上马的高度应主要由音质来决定。琴马高些就可加大对面板的策应力,琴音也就相应得到加强。一般来说面板平的琴合适用高码(但是太高会影响发音的敏捷,而且会把声音压坏不好听),面板凸的琴适合用低码(一般来说琴码过低琴声会带有压抑感,使琴本来的品质表现不出来同样不好)。如果指板、琴颈很低的话,宁可加垫指板也应保持指板的高度。里奇就用的这种方法,效果非常之好。

马脚一定要磨得严丝合缝,决不能靠琴弦上紧的压力来使其紧贴面板,也不能为了结合严密而将马脚下面的琴漆刮掉!角度也正确之后,进一步把马磨地好看些。琴弦的间距为12-13毫米,不必照搬书上的尺寸,这一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必须间隔相等,不要显得不协调。

将琴码修薄的时候只可修向着指板的一面。 琴码和音质的大致关系可以这样调整:如果小提琴发音声音尖锐,可以用一个木质较软的琴码。声音细柔的琴,可以试试木质坚硬而较薄、高一些的码,就能是声音响亮一些。琴板坚实沉重的琴,最好用一个较细薄的琴码,而木质软而轻的琴,则需配一个粗厚的琴码。以上措施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我很难忍受有噪音的琴。如果你发现新马换上之后琴音很噪,根据我的经验,可能有如下原因:

1,琴码太薄(虽然薄些可让声音更亮);

2,琴码向拉弦板倾斜过多(明显小于90度)。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扶正琴码,噪音立即减小,屡试不爽!另外我发现马脚适当厚些噪音也就相应小些。

所有资料上的尺寸一概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灵活掌握。和琴一样,琴码也是旧的好,所以不要把琴码换来换去。

相关新闻

  • 中提琴由来和发展

    中提琴由来和发展

    中提琴是提琴族中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五度定弦为c、g、d1,a1琴身长度一般为42.5厘米。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 中提琴从比中央C低八度音程的C开始,每根弦间隔五度音程,依次为C、G、D及A音,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 作为独奏乐器,它缺少小提琴的辉煌性和大提琴的浑厚有力的音响,并且不如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演奏协奏曲时可以和乐队进行较量。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多见(多见于小提琴)。 19世纪,N…

    知识科普 2016-12-22
  • 欧料小提琴真的就比国料琴好吗

    欧料小提琴真的就比国料琴好吗

    提琴界的同行们看琴,无论做琴的拉琴的,拿起把新小提琴,几乎头一句话就是:“这是国产料还是进口料?”如果是国产料,那琴的主人就会垂头丧气好像他的琴是小娘养的;而相反如果是进口料,那琴的主人就会瞳孔放大仰望天空。那进口料琴的价格,当然也是国产料的翻倍甚至几倍。而“国产料进口料”的问题,我在全世界跑了近三十年,外国人几乎无人问及。 在我的店里,有一个让几乎所有国人都不可理解的现象,那就是同一个制作师做的琴,国料和欧料卖一个价钱。道理很简单,我卖琴(卖琴的做工以及制作艺术),而不卖材料。当然,这样的解释…

    学习技巧 2016-12-22
  • 中国提琴对意大利传统制琴业的影响

    中国提琴对意大利传统制琴业的影响

    意大利北部小城克雷莫纳素有“提琴之乡”的美誉。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的低价提琴对克雷莫纳构成了挑战。为证实这一消息的准确性,记者近日探访了克雷莫纳,但发现,这里的制琴师对所谓的“挑战”并不担心。 小城街道以制琴大师命名 克雷莫纳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这个面积只有20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不仅孕育了巴洛克音乐时期代表人物蒙泰韦尔迪这样的大师,还出现了斯特拉迪瓦里、杰苏等著名的提琴制造大师。想象中,克雷莫纳的街道两旁坐落着一家挨一家的制琴作坊;屋顶上则挂满已经做好和尚未完工的提琴……然而,当《世界…

    知识科普 2016-12-22
  • 想知道大提琴为什么那么难学吗?

    想知道大提琴为什么那么难学吗?

    说起来大提琴,很多人认为这是十分高雅的乐器,但令大家感到疑惑的是,学习大提琴在许多人看来是十分难的一件事情,那么大提琴真的难学吗? 答:难!确实很难,学什么乐器都难。但只要用心了,其实也能很快的掌握。 不容易学会的原因1: 由于大提琴比其它的乐器更有人情味儿,它比较接近人声,可以高昂,可以委婉,可以短促,可以悠长;有时如火如荼,有时又如泣如诉。大提琴振动人们的心灵,鼓起人们的想像。她不像其它乐器像一架机器。大提琴没有金属的冰冷感,也没有金属的坚硬感,它可以是一团挚热的火,一股感情的宣泄,一道势不…

    学习技巧 2019-05-28
  • 初学者如何选购小提琴,买什么牌子的?

    初学者如何选购小提琴,买什么牌子的?

    小提琴是技术性非常强的乐器,同样的小提琴在不同人演奏下,会有天地之别,首先音准和发音的优美几乎都是靠演奏者的技术决定的。 初学者要买多少钱的琴:①预算(几百价位的机械琴,还是上千价位的手工琴)。②手工琴(旧琴–有时通称古琴、新琴)、机器琴(大量生产,价格会比较便宜许多)、或是二手琴(旧琴,这里又有区分了:手工琴、机器琴)。 ③琴的出产地(世界各国都有,不过现在中国琴最多,价格也不一。还有一些意大陆琴(–不知道是否了解?就是国内琴贴上意大利标签然后价格卖的很高的琴)。④琴的颜色(棕色、红色、金黄色…

    选购知识 2016-12-22
  • 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琴盒里装的什么

    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琴盒里装的什么

    很多的小提琴业余爱好者,他们的琴盒往往只有弓子、松香、肩托,这几个演奏必备的配件。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他们的琴盒一定是装的满满的,至于说里面有哪些东西,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 必备配件: 1.琴弓:小提琴演奏最不可或缺的配件,没有它,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备用弦:弦的寿命,若是每日约平均三小时的操作,寿命不超过3个月,不是断了才换。使用过度的琴弦会影响音准、音色。建议琴盒中准备G、D、A一套,再加两条E弦当备弦。至少也应备有A、E弦各一条。不要买太多备用弦,放太久弦会氧化。 3…

    常见问题 2016-12-22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373-7784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1329366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30-18:30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