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由来和发展

中提琴是提琴族中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五度定弦为c、g、d1,a1琴身长度一般为42.5厘米。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

中提琴从比中央C低八度音程的C开始,每根弦间隔五度音程,依次为C、G、D及A音,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 作为独奏乐器,它缺少小提琴的辉煌性和大提琴的浑厚有力的音响,并且不如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演奏协奏曲时可以和乐队进行较量。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多见(多见于小提琴)。

中提琴由来和发展

19世纪,N.帕格尼尼获得了一把A.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中提琴,H.柏辽兹为它写了一首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柏辽兹不仅把中提琴独奏写得非常精彩,而且把乐队的中提琴声部也写得十分优秀。

20世纪以来,出现了L.特蒂斯、W.普里姆罗斯和P.欣德米特等中提琴演奏家。W.沃尔顿为特蒂斯、B.巴托克为普利姆罗斯写了《中提琴协奏曲》。欣德米特自己写了 4首中提琴协奏曲,由他亲自演奏。从中提琴的演奏艺术发展来说,在室内乐作品中,特别是弦乐四重奏中,才充分发挥了它的艺术表现力。

但中提琴在历史上一直不大受重视,即使像贝多芬这样善于开发乐器独特个性的大师,也满足于把中提琴保持在从属声部的水平上。这种状况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中提琴的热情。总有这样的说法,学不成小提琴的人迫不得已才转而改行搞中提琴。仿佛中提琴是件蹩脚的乐器,只配给庸碌无能的提琴家使用。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梅雨尔在他的歌剧《乌达尔》中,自始至终不用小提琴,而是把弦乐的基本的和最高的声部交给中提琴演奏。这个创举也许激发了相辽兹的创作欲。28年后,也就是在1843年,柏辽兹写下了他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是柏辽兹题献给帕格尼尼的带中提琴助奏的交响曲。但是帕格尼尼嫌独奏中提琴声部过于沉寂,始终未予问津。这部作品后来是由帕格尼尼的学生西沃里予以首演的。

其实,《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惨淡经营之作,中提琴在里面扮演标题上的主人公,落落寡合,却有一肚皮说不完的心思。换了小提琴作主角,未免过于耀眼;大提琴呢,又过于伤感;中提琴则深沉感人正合适。这部作品在19世纪的中提琴文献中可说是独步一时。不过话说回来,中提琴在历史上地位较低,还真和自身有几分关系。我们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都是在制琴名师斯特拉迪瓦里的手中定型的。中提琴却没有这样的福气。中提琴的尺寸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一个大致的认同。不是你嫌我做的大了,就是我嫌你做的小了。

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制琴名师维柳姆,曾经制造了一批音响丰满有力的中提琴,可惜由于尺寸偏大未得到好评,被束之高阁了。19世纪末,特蒂斯(1876-1975)奋起从事中提琴演奏事业,终生不辍。他设计制造了十六又四分之三英寸的特蒂斯型中提琴,算是给中提琴定下了一个相对合适的身材。

中提琴(Viola)名称,源自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古大提琴是一种夹于两条腿之间拉奏的乐器。但其实古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才是中提琴与小提琴的前身,因为古中提琴是架在肩上拉奏的。中提琴的发展和历史与小提琴十分相似,但在独奏的场合缺少小提琴的适应性和音色,只好居伴奏的地位,使演奏的声音便和谐。

在十八世纪最后二十年间,许多乐家逐渐承认中提琴独特优美的音色,因而常用于海登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但用作独奏乐器时,它的音色独具特色,像是充满鼻音的弦乐器,发出低沉而神秘的声音。这种特点被中国许多优秀的作曲家所利用,使加上弱音器的中提琴模仿马头琴的声音,在《嘎达梅林》,《御风万里》,《草原之歌》等等独奏或交响乐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关新闻

  • 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琴盒里装的什么

    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琴盒里装的什么

    很多的小提琴业余爱好者,他们的琴盒往往只有弓子、松香、肩托,这几个演奏必备的配件。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他们的琴盒一定是装的满满的,至于说里面有哪些东西,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 必备配件: 1.琴弓:小提琴演奏最不可或缺的配件,没有它,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备用弦:弦的寿命,若是每日约平均三小时的操作,寿命不超过3个月,不是断了才换。使用过度的琴弦会影响音准、音色。建议琴盒中准备G、D、A一套,再加两条E弦当备弦。至少也应备有A、E弦各一条。不要买太多备用弦,放太久弦会氧化。 3…

    常见问题 2016-12-22
  • 盘点小提琴界的十大女神

    说起小提琴可能大部分人觉得技术重于颜值,然后,当今小提琴界就有这么一群不服的小提琴家,论技术,她们叱咤国际,论颜值,她们更加不输任何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当今世界小提琴圈的那些女神们。 1、康珠美拥有德国、韩国两国国籍的女小提琴家康珠美(Clara Jumi Kang)出生于德国,她有着非常传奇的学琴经历,在音乐世家的氛围中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一年后,便成为曼海姆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学生,跟随教育大师格拉多夫学习。5岁的时候随汉堡交响乐团举行了个人首演。6岁的时候,进入吕贝克音乐学院,随小提琴教育…

    常见问题 2016-12-22
  • 谈谈小提琴的银弦

    谈谈小提琴的银弦

    小提琴的银弦越来越贵,那是因为银子近年来猛涨,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但是,贵是不是一定就好?不是那么简单。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先讲讲银弦的特点。 银弦的特点就是发音敏感,声音较纯(除带点金属声外),响亮(尖叫,相对音量也比较大),声音集中(窄),琴弦较细触感较硬,琴弦的张力较大。银弦的声音相对不甜美不奶油,不是意大利提琴或者维也纳风格的声音。 银弦适合什么琴呢?银弦适合声音较闷,声音松散的提琴(部分欧洲大肚子老琴和国产云川料新琴)。 银弦适合什么人呢?银弦适合演奏爵士乐和一些舞台流行乐手,以及比较…

    常见问题 2016-12-22
  • 来谈谈小提琴的艺术经济

    来谈谈小提琴的艺术经济

    从简单的说小提琴音乐经济,是为热爱小提琴音乐创作而付出心力的制琴家、音乐团体或机构,代理其作品,并协助其规划、策展,提供安定的创作动力,同时为买家提供一个可以安心买卖,永续经营的专业服务平台,是为音乐经济。   因此它是一座桥梁,当然还有一个部份,是对在地性音乐文化行业的提升及交流、社会善良风气的提升,提供一个寓教性的功能(非以营利为目的),是个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角内圆的架构,圆的部份便是小提琴音乐品经济人(机构),专业的经营管理,如果要进一步阐述这共生共荣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常见问题 2016-12-22
  • 马思聪的《思乡曲》与陈钢的《梁祝》,哪一首艺术成就更高

    马思聪的《思乡曲》与陈钢的《梁祝》,哪一首艺术成就更高

    马思聪是南粤之子,被誉为(中国的音乐神童)。《思乡曲》是我国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即我国第一首被外国小提琴大师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堪称世界精品。后来才有大家所熟知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马思聪的《思乡曲》是小提琴独奏曲,而陈刚的《梁祝》是小提琴协奏曲。两部作品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创作背景亦不同。所以不能拿它们作对比而分出谁为第一,谁为第二。我的观点是,两部作品都是伟大的音乐经典。作为小提琴独奏曲,沉思,忧伤,感怀,马思聪的《思乡曲》可称唯一,没有之二。 而作为欢快,婉约,唯美,大气磅薄,意境…

    常见问题 2024-06-11
  • 酒精漆和油性漆的小提琴有什么不同

    酒精漆和油性漆的小提琴有什么不同

    漆的作用是保护乐器外表,起到防潮、防裂、防尘等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乐器的美观。现在的小提琴漆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用油类为溶剂的漆称为油性漆,第二种用醇类作溶剂的漆称为酒精漆。为何会有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漆呢? 原因就在斯特拉迪瓦里晚年之时,欧洲人风迷中国跟日本漆器,仿造的快干酒精漆因而崛起取代了需要日照难干的油性漆,再加上工业革命后,讲究商业利益和效率,自然造就了油性漆的绝种。所以从十八世纪后,提琴的漆大多都用酒精漆取代油性漆了。所以有权威学者认为这就是古代名琴的声音之所以胜过近代新琴声音的原…

    常见问题 2016-12-22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373-7784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1329366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30-18:30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