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一直有着有”音乐贵妇”之称,这与大提琴有着优雅而低沉的声音有关,如今世界上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真的屈指可数,中国人都知道欧阳娜娜是大提琴演奏家,但是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实力在她之上的大提琴演奏家,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位:
1.马友友
马友友是当今国际最具声望的美籍华裔大提琴家,年过六旬的他依然有着少年般阳光乐观的精神面貌。8岁时,他便得到了一代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与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的赏识,并在他们的帮助下登台卡内基音乐大厅。他有着极为辉煌的演绎生涯,18次斩获格莱美大奖,并深受里根总统、奥巴马总统等政治首脑青睐。
马友友的琴声中始终流露着一股真切的人文情怀,以及乐观向上的能量,即使是在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般凄凉悲壮的作品时,仍然散发着温暖和煦的光芒。他使用的名琴“大卫多夫”曾是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生前所使用的那把。

由马友友、帕尔曼、巴伦博伊姆与柏林爱乐乐团演绎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在宏大的管弦乐烘托下,大提琴与小提琴展开了华丽的对话,钢琴如一位主持者穿梭在乐队与两位提琴家之间,在合鸣、争辩、对答中构筑出极富戏剧性的场面。
2001年,李安《卧虎藏龙》包揽了四项奥斯卡大奖,其中马友友作为其配乐的演奏者也出席了颁奖典礼,在舞台下,他结识了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二人十分投缘,并合作了一张专辑,马友友以其温暖怀旧的风格,演奏了《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美国往事》等经典配乐的大提琴改编版。
2.米沙·麦斯基
米沙·麦斯基是一位生于拉脱维亚的犹太人,18岁那年以高超的琴艺夺得了柴可夫斯基大提琴大赛的桂冠,因此得以保送至莫斯科音乐学院跟随一代宗师罗斯特洛波维奇学习。除了老罗,他还有另一位重磅级导师皮亚蒂戈尔斯基,在两位泰斗的指导下,年轻的麦斯基可谓如虎添翼,技术辉煌而又细腻灵动。

麦斯基的性格奔放张扬,这一点从他的外表便可看出来。自年轻起他就留着一头如雄狮一般的蜷发。年过七旬的他至今仍是以飘逸鲜艳的服饰登台亮相:繁复的黄金项圈、无领的宽松松上衣、喇叭裤。这些叛逆夸张的元素与他那深情款款的琴声形成了鲜明的人物特征。
逃离苏联后的麦斯基,迎来了事业的腾飞,他结识了钢琴女祭司阿格里奇、小提琴鬼才克莱默、中提琴大师巴什梅特等人,并于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挚友。他得到了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的赏识与提携,上面这段视频,便是麦斯基与伯恩斯坦合作演绎的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十分精彩!
米沙·麦斯基近期的一张名为《小柔板》的专辑中,收录了许多柔美舒缓的慢曲,其中这首改编自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大提琴版“小柔板”十分引人瞩目。在千头万绪难以言诉的背景情绪中,大提琴取代了原本宽广的弦乐合奏,以孤独、伤感、充满留恋的笔触书写了这首哀歌。
3.丹尼尔·穆勒-斯科特
丹尼尔·穆勒-斯科特是当今大提琴界的佼佼者,他生于德国,曾师从大提琴大师海因里希·席夫和罗斯特洛波维奇。他15岁时曾夺得柴可夫斯基青年大提琴大赛冠军,很年轻就已经开启了国际舞台的职业生涯。
丹尼尔·穆勒-斯科特有着修长健硕的体型,以及俊朗的外貌,在某些角度看来有些许像影星汤姆·克鲁斯,因此被不少乐迷称作“大提琴界的阿汤哥”。他的演奏非常扎实稳健,技巧全面,但处理作品时并不张扬放肆,而是有着非常严谨端庄的姿态。

丹尼尔·穆勒-斯科特除了擅长演奏那些经典的大提琴曲目外,还非常热衷于演奏从长笛、歌剧、小提琴等领域改编而成的大提琴作品。上面这两首是贝多芬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两首浪漫曲,大提琴的改编版在保留了原本的旋律之上,更增添了几分厚重深沉的意味。
德国美女小提琴家茱莉亚·菲舍尔是他多年合作的老搭档,他们一起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的画面是乐迷心目中“才子佳人”的典范。他们合作的二重奏专辑中收录了亨德尔那首脍炙人口的《帕萨卡利亚舞曲》,他们的演绎火花四溅,精彩纷呈。
4.约翰内斯·莫泽
约翰内斯·莫泽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1997时成为大卫·格林加斯的学生。如今已与柏林爱乐、纽约爱乐、东京交响乐团等世界一流乐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他的演奏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持续爆发的能量,琴声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
约翰内斯·莫泽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他与小提琴家约夏·贝尔、莱奥尼达斯·卡瓦克斯等人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莫泽十分重视现代作品和冷门作品的发掘,他的演奏总是有着一种迷人的雄性特质:炽热、刚猛、奔放。

拉罗虽然是法国作曲家,但始终痴迷于西班牙风格的音乐。他最赫赫有名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西班牙交响曲》,另一部就是这首《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宏伟大气,首乐章先声夺人,气势雄壮。第二乐章抒情与谐谑两种风格相互结合,颇有趣味。第三乐章的主题源自一首非常著名西班牙民歌,萨拉萨蒂、法雅等作曲家都化用过这段旋律,西班牙味十足。
圣桑的《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名气远甚于他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篇幅短小,每个乐章都精巧凝练、富丽堂皇。热烈激动的首句,开门见山地将人带入华丽热情的音乐氛围中,第二乐章温婉端庄,宛如宫廷舞步,第三乐章则充满旺盛的活力,典型的圣桑式“两山夹一湖”的协奏曲模式。
5.特鲁尔斯·莫克
莫克出生于挪威西南部港市卑尔根,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大提琴家。他幼年时曾学习钢琴、小提琴,之后跟随同样是大提琴家的父亲正式开始学习大提琴。年轻时曾先后师从瑞典大提琴家弗朗斯·赫尔默森、俄国女大提琴家纳塔利娅·沙霍夫斯卡亚。
莫克的演奏非常具有魅力,给人一种扎实、稳妥、深厚的感觉,琴声浑厚充满力量,他的演奏有着一种岁月积淀后的成熟气质。他演奏用琴是一把1723年的Domenico Montagnana大提琴,这把极其珍贵的琴有着古铜般深邃醇美的音色。

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传奇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赋予了性情刚烈、荡气回肠的“女豪”风范,以至于众多顶级的学院派男性大提琴家的演绎在乐迷们听来,不是那么有戏剧张力。然而不得不说,也许莫克的演奏,更接近埃尔加本人的性格特征:一位睿智的、充满人生智慧的、怀旧而淡然的成熟绅士。
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部大提琴协奏曲,都是大提琴文献中不可多得的史诗级,《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展现出了老肖简洁而富有灵性的乐队编配能力,大提琴以沉郁、压抑、悲愤的口吻宣泄着内心的狂澜。莫克对这部作品的演绎,充分展现出了一个成熟演奏者对大提琴大驾驭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gxtq.com/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