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山小提琴专卖首页
  2. 关于小提琴
  3. 提琴配件

琴码对小提琴音质的影响

小提琴的琴码还有音柱虽然是两个非常小的配件,但是对小提琴音色的影响真的非常的大。这两个配件在装配的时候,如果有误差,就会对琴的声音造成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琴码对小提琴的影响:
1.琴码过厚传振迟钝速度慢。
2.琴码过高音色暗淡无光,过低则尖锐而噪。
3.琴码高出2mm,弦对琴码的压力,将增加了3.2公斤,相当于提高了弦的定音。
4.琴弦在琴码的折曲角度为155度时音质最好,对琴码的压力为12.2公斤(如果弦的总张力是28.2公斤时)。

提琴琴码
提琴琴码

5.琴码的高度不是由琴颈角度,即指板与弦的距离来定的,而是在决定了琴码高度的基础上去调整琴颈角度,这是原则。但我国在制作与装配上,虽有一定的标准数据(插柄与装马工序)但其公差上,则用琴码高度的改变来适应琴颈的角度,这对制作高档的优质小提琴来讲应当忌用的。
6.面背板较厚时,配高一点琴码,容易引起振动。相反,面背板过薄时,则用低一点的琴码,这样虽牺牲了音量却保持了较好的音色。
7.一般较重的琴,可用轻一点的琴码,较轻的琴用重一点的琴码。琴码的重量与体积有关,也与材料的质量(密度)有关。发音尖而硬的琴应用较软的琴码,发音软散的琴需要较硬而薄的琴码。
8.琴码的上弧面,具有相当于半径约为48mm的一段圆周弧度,琴码中心高度(从面板量起)不能超过应有的33mm的3mm以上。
9.琴颈的角度需要按前述琴码的高度,满足E弦到指板(近琴码端)为3-4mm,G弦到指板为5-6mm。
10.琴码一般来说应立于两f孔的中央,这种提法并不精确,正确的是下述位置:即马脚里侧(向指板的一则)要和两f孔的内切口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也有利于把位的标准化–笔者注)。
11.两马脚必须与面板吻合,这样才能把弦的振动更好地传到面板。
12.琴码的右脚和音柱在一条直线上,左脚正在低音梁的上边,因此,右脚几乎成为固定状态,而左脚使低音梁和面板充分振动。更换新琴码时,即使尺寸和旧琴码相同,也可能开始效果不佳,琴码和琴一样,拉一段时间后会变好一些,因此需要耐心和时间来调整。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gxtq.com/219.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